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 > 穷游 > > 正文
正文相关阅读省市景点酒店字母索引最新发布

凤凰沈从文(沈从文照片)

首页>农家院 > 天路农家院 > 06:30:34

来源:旅游攻略www.caoyuantianlu.org

凤凰沈从文(沈从文照片)

湖南凤凰古城是作家()的家乡

湖南凤凰古城是作家(沈从文)的家乡。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是怎样的一个人

《无从驯服的斑马——论沈从文以及他的文学艺术成就 》

沈从文是20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他14岁就从军行武,20岁后来到北京,开始品读社会这本大书;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未上过大学,却因文学成就卓著而登上高校的讲台,晚年又成了文物专家,确是个奇迹;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又一直是个边缘人物,可这边缘的视角和边缘的心态,却造就了一个个迷人的艺术。

一、成就沈从文的边城凤凰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湘西凤凰城。要想了解沈从文,就要先了解湘西和凤凰城。湘西处于湘贵交界。在这里,宗教的潜流波及到这里,愚昧、纯朴、多民族共存,这些都赋予其神秘色彩。这里的人剽悍、野蛮但也忠诚、圣洁、不虚伪。同样也是一种个人浪漫情绪和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

凤凰城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是苗族、土家族和汉族交界的地方。尤其在清代以来,汉族对苗族的镇压以及苗族的反抗一直是不间断的。而凤凰作为重镇,它也不断有汉人迁徙过去,也是作为以军队的方式过去的。沈从文的祖父是个从武的,后来也做过官到贵州。在凤凰有个传统,对军人或者能够善于打仗的,他们是非常崇拜的。�

凤凰古城沿革清晰,历史悠久,古城风貌相对完整,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奇异秀丽,楚巫文化丰韵独具。凤凰古城至今还保存着戏剧“活化石”傩戏,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光彩照人。沱江两岸,矗立着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城中店铺林立,随处可见明清风韵的染坊、银号、商铺、酒坊,身着民族服饰的摊贩散布其间,构成一幅悠远深长的湘西社会的生活画卷。

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民族风情、神奇的山水大地孕育出享誉文坛的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大师的故乡凤凰城,吸引着众多的文学青年来此寻梦,他们的来与留、见与闻、感与悟,使湘西凤凰从沈从文笔下翩然而出,飞向世界……

二、文学大师永不安分的灵魂

沈从文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入私塾,12岁入模范国民学校。因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当补充兵。15岁就离开家乡,跟随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过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好坏人事、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影响,毅然离开湘江,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他很生气,又去报考燕京大学,又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他决心拿起笔来写文章,依靠自己来谋生活,从而开始了人生的拼搏。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得到郁达夫和徐志摩支持和鼓励。

1922年开始以“休芸芸”的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和《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还与胡也频等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沈从文是在“五四”时代这么一种大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性格,“五四”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思想的、精神的自由状态,个性张扬的时代,再加上他湘西人的性格,使他在走向文坛之后,能够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不管你的成就高低,都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这就是三、四十年代真正的沈从文。欣赏他在三十年代的那些作品,不仅有我们印象中的《边城》的内容或《湘行散记》里面的东西,还有大量充满着刚阳之气的各种杂文,对社会的批判、对文化的批判,非常之多。包括在“京派”、“海派”的争论中,“反差不多主义”的论证中,那些言论都是非常有锋芒的、有战斗性的风格。

文学是一种美,历史考古也是一种美,这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距离,沈从文毕生追求的就是美。他晚年醉心于文物研究,对服饰、瓷器、锦缎丝绸、旧版经文,多有心得。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他对文物中呈现出的人性的魅力,别有心解,像他的创作一样天然无伪,自成一格。在历史的隧道里,他寻觅到了精神的墨汁,且写下了考古史上动人的华章。

沈从文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只有不安分的人,才有可能为这个世界创造出那么多优美的作品,才能使他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无从驯服的斑马是沈从文的一篇未完成作品,他说:“近于‘顽固不化’的无从驯服的斑马。年龄老朽已到随时可以报废情形,心情上却还始终保留一种婴儿状态。对人从不设防,无机心。”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病故于北京,享年86岁 。1992年,他的骨灰在亲人的护送下,魂归故里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清山的五彩石下,他的墓碑刻着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三、永远漫溢出生命活力的《边城》

1934年,沈从文发表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它代表了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在小说里,沈从文用自己的理想将边城加以美化,表现出了那种静穆和谐、远离喧哗与骚动及与此相适应的古朴淳厚的人情美。有的人说,沈从文就是从家乡的田地里拔出的一株野菜,带着泥土,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餐桌”上,别的人想学也学不好,可称天下独步。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边城》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沈从文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沐浴着湿润与和谐的水边小城,体现着人性的率真与善良。“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然而,当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与偶然。由此,小说容纳了现在和过去、生存和死亡、恒久与变动、天意与人为等诸种命题,笼罩在整部小说之上的是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边城》给人的是什么?宁静的生活、醇厚的人情和正直朴素的人们。加上那个诗情画意的美好自然风光和地方色彩,使人在为美好的人性而陶醉时,给人一种情感和色彩的双重美感,此外,还带有一点忧愁一点快乐,还可以慢慢地接触人物的情绪和作家的情绪,那不会使你堕落。爱的感情和恨的感情,引起人们对于人生向上的憧憬。一种特有的不易于形诸笔墨的隐忧。对于失去的美好的东西的怀念和无可奈何的惋惜。

因此,美国汉学家金介甫认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鲁迅之后就应该是沈从文。 最新版中国文学史书确认沈从文“文学大师”地位

28日是沈从文百年诞辰。经过“一个曲折的历史性的艰难过程”后,中国文学史在沈从文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新出版的两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高度评价了沈从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确认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

由钱理群、温瑞敏和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首次以独立的一章介绍和评述了沈从文的作品。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评价道,“沈从文构筑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湘西世界’,也因此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凌宇说:“确认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是还历史本来面目。鲁迅先生就认为沈从文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这对建立健康的文学批评秩序,营造良好的文学创造氛围,具有标志性意义。”

1988年,沈从文自我评价道:“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因此我被称为乡土作家。”

中国文学史重新确立沈从文地位

湖南,沱江之畔、听涛山下,一块高近两米的天然五彩玛瑙墓石刻着一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长眠在这野菊兰蕙之间的,便是寂寞一生却无怨无悔的沈从文。

12月28日是沈从文百年诞辰,拜谒先生墓地,但见江水安流,墓石质朴。令人备感欣慰的是,经过“一个曲折的历史性的艰难过程”后,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终得确认。

早几年的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完全有可能不知道沈从文是谁,可是现在沈从文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由著名学者钱理群、温儒敏和吴福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首次以专章介绍了沈从文的作品。在这本影响很大的教材中,同为“专章”作家的还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六位学术界公认的现代文学大师。

该书评价沈从文的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沈从文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革命文学,因此难以被当时的现实理解是自然的。所以他是寂寞的。”

15岁从军、开始在沅水流域漂泊的沈从文,20岁就离开湘西进京著文执教。但是他写就的故事,多数发生在故乡的水边:在水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

“沈从文的重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这里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沈从文不具有那样的政治意识,他只用看似轻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专注于那些历经艰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地底层人民的本性。这类人事的表达,在沈从文1934年出版的代表作中篇《边城》里,推向了极致。”在评价沈从文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如是说。

前30年倾心文学创作的沈从文,1949年起因历史原因淡出文坛,成为一名文物研究者。作为研究员,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为学术经典,很多中国影视作品里的古代服装,都根据此书制作。

当人们为他在文学史上的“沉浮”感到不平时,沈从文却笑道:“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重新评价其文学成就的文章也屡见报端。对此沈从文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他淡然地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

虽然自称“过时了”,但人们不会忘记他文学和研究两方面创下的不朽的功绩。28日,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始举办“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和“生命不息的常青树”等五个部分的展览,又一次拉近了人们与这位传奇大师的距离。“确认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凌宇教授说,“沈从文作品浸透伤感的倾诉背后,正是湘西土著民族不为人理解的千年孤独。”

凌宇认为,在沈从文代表作《边城》和《长河》中,孤独感成为人物的基调,而沈从文一再倾诉“孤独感”,正是要让湘西土著民族获得外部世界的理解、同情,乃至于认同。

今天,沈从文墓碑上刻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清晰如昨;他的朋友、著名画家黄永玉在其墓碑上写下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也正是大师真实的人生写照。

1988年5月,因心脏病猝发,沈从文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86岁。他的一部分骨灰就撒在沱江里,离乡背井的“赤子”结束了一生的奔波,终于魂兮归来。人以地灵,地以人传,过去不为人知的凤凰古城由于沈从文的传世之笔声名日噪,现在已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流传数百年的苗族腊染、织法独特的土家织锦……湘西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而沈从文的墓地上,几束鲜花,几柱焚香,也无言地传达着后人对大师的景仰。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墓前的沉思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这句名言,如今刻在沱江江畔沈从文墓旁的大青石上。作家永远回到了故里--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小城”的湘西凤凰县城。

沈从文百年诞辰前夕,记者千里赶赴湘西凤凰,拜谒了先生墓地。

这是记者看到过的最简单的墓地。狭长的草坪上,只有一块高近两米的天然五彩玛瑙石,状如云菇。绕石细看,正面有一行小小的字,上刻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选定的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同行的凤凰县的朋友说,这便是沈从文的墓石,墓石背面,刻有其姨妹张充和女士的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张女士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与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凤凰一个行伍人家。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来。15岁从军,在沅水流域飘泊了5年。沈从文笔下令人神往的湘西风景,就是以沅水流域为背景的。

水是沈从文作品中温柔的部分。他的墓地,也默默地凝望着穿城而过的沱江。沈从文自幼便陶醉在对于水的联想之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沈从文20岁离开湘西进京,著文执教。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

当他告别了那条河流,他写的故事,却多数还是水边的故事。沅水及其众多支流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慧。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的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给他的创作增添了鲜明的地域色彩。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湘西是一个想像的王国,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永恒意象和美好的回忆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实现了他做一个“地方风景的记录人”的愿望。“不管将来发展成什么局面,湘西旧社会的面貌与声音,恐惧和希望,总算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保存了下来。”

先生的星斗文章中,具备了崇高的人格力量。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特殊地位,作品中以大量篇幅表现出的淳朴民情如一幅风俗画,多少读者为之倾倒。

沈从文在文坛上的沉浮,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典型。他前30年倾心文学创作,受阻后转向文物研究,一生寂寞而无怨无悔。对于那些始终不肯饶恕他的人,先生也从不计较,反而宽厚待之。

人们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失踪”感到不平,他却笑道:“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重新评价其文学成就的文章也屡见报端,一度盛传他将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对此沈从文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他淡然地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它。”

但读者是不会忘记的。记者看到,沈从文墓地的五彩石上,摆放着几束鲜花,碑前有几柱焚香,留下后人的景仰。(明星

沈从文照片

沈从文对张兆和是一见钟情,下了很大功夫才抱得美人归。但却在临终之前,拉着张兆和的手直言自己对不起她,或许这句道歉也是他对张兆和的愧疚,在两人的婚姻中,出现了第三个人叫做高青子。也正是因为她的出现,使得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姻多了深深的隔阂。

沈从文一心苦追张兆和,几次登门抱得美人归

1929年,沈从文在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这里也是他与妻子张兆和和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在校长胡适的办公室,两人第一次遇到,彼时的张兆和年仅18岁,美丽端庄。沈从文只见了一面便心生爱慕。尽管是中文出身卑微,但面对爱情他还是大胆的向前冲。不过天不遂人愿,沈从文第一次表白就换来了张兆和的冷眼,不过沈从文丝毫没有气馁,雪花般的情书,一封封的飞向了张兆和,这份“深情”就连胡适都被打动了,但张兆和一点没有动心,反而有几分厌烦。沈从文一直不死心,陆续追了两三年的时间,这时候他在文坛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于是终于大着胆子敲开了张家的大门。在张家人的撮合之下,张兆和和沈从文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于1933年9月9日结为夫妻。 因为他与张兆和结婚之后,就出轨背叛了张兆和,对张兆和的感情不专一,还多次欺骗她,于是临终之后感到愧疚。

沈从文的生活经历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一名士兵在乱军中逃生,并返回了老家湘西。1902年12月28日,在湖南一个叫“镇筸”后来改叫“凤凰”的偏僻地方,一个肥壮得像一头小猪的孩子出生了,家人给他取名沈岳焕,后来改成了沈从文。

4岁时,沈从文肚子生蛔虫,人变得面黄枯瘦,他爹妈每天用草药蒸鸡肝给他当饭吃。6岁时身上生疹子,被人抱着难受,躺下又咳嗽发喘,只得睡在阴凉位置的竹席上,他爹妈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准备好了一副小小棺材。幸运的是病好了,从此肥壮的他瘦得跟猴儿精似的。

6岁时,沈从文上小学。由于妈妈从小教他识字,外祖母给他糖吃,沈从文上学前已认识600多个字,加上记忆力好,沈从文感觉学习很轻松。私塾教育呆板无趣,加上结识了高年级的坏学生,沈从文开始逃课,成天在日头下四处晃荡。

他充满好奇,“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

他四处观察,“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

他看铸刀,看捕鱼,看织篾。他偷人家果园里的李子枇杷,还唱山歌气人家。他到河边看屠户杀牛,熟悉杀牛流程。他亲历家人擦枪闹革命,到城头看对河砍头杀人,看到被杀者临死前惊惶、颓丧、埋怨的眼神使他一辈子厌恶滥用权力。

由于经常逃课,在家被父母关起来不给饭吃,在学校被老师罚跪。不给饭吃的时候往往是姐姐偷偷拿东西给他吃,他吃饱了就睡。罚跪的时候沈从文常常瞎想,想象天上的风筝、水里的鳜鱼、山里的果实。他后来在文学方面的想象力就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

13岁时,沈从文参军了。当地设立军官团,士兵们常常成群结队穿过街头。沈从文觉得军人体格健壮、精神饱满、灵活神气,觉得当兵是个不错的出路,家人也乐得同意(既有军饷,又免得沈从文整天去瞎玩),于是就参军了。每天就是早上跑步,不跑步就擦枪,到饭点就冲向厨房,期待着锅里热腾腾的豆芽和米饭,以及一周仅一次的四两肥猪肉。

第一次清乡剿匪,出发前军队给每人发一块现大洋。沈从文立刻买了一把小尖刀,把刀插在裹腿上,得意洋洋的去吃了一碗汤圆,“似乎一有了刀子,可不愁什么了”。一边享受沿途寨堡有钱地主乡绅的蒸鹅腊肉款待,一边堤防当地人放冷枪,常常是“啪的一声枪响,我们便倒下了一个”。部队到来之前土匪早藏进深山老林,所谓剿匪,就是驻防在当地,要么到街上四处捉人,要么等待当地地主、民兵团押送“土匪”来,押来的很多都是老实人,缴纳金钱枪支就释放,没钱缴纳的就打,打到招供为止,第二天就拉去砍头。

日子实在是寂寞无聊,他们砍竹子钻孔吹箫,大街上呜呜喇喇的引人注目;他们上山设置陷阱抓黄鼠狼,剥下来的黄鼠狼皮用米糠塞满晒干拿来装东西;他们下田用鸡笼罩鲤鱼鲫鱼,捉的鱼用黄泥包好塞到热灰里去煨熟分吃。他们每月领了五块钱军饷,就打牌九,喝当地烧酒,吃猪肉牛肉,偶尔吃一顿狗肉,“把那一腿狗肉皮肤烧烧,再同一个小副兵到溪边水里去刮尽皮上的焦处,砍成小块,用钵头装好,上街去购买各样作料,又回到修械处把有铁丝贯耳的瓦钵,悬系在打铁炉上面,自己努力去拉动风箱,直到把狗肉炖得稀烂。”

见惯了砍头杀人,沈从文更喜欢接触自然、接触朴素的勤劳的人。他常常去熔铁工厂看工人铸铁,他喜欢他们裸着胳膊挥舞铁锤,喜欢他们把一块块发红的铁块淬入水中,喜欢他们不干活时围着一大钵狗肉喝酒说胡话,喝多了即便天冷也要去游泳证明胆气。沈从文常常加入他们,帮他们拉风箱,他喜欢这些勇敢而勤快的工人。

15岁时,部队来了一个秘书,给他们带来了新奇的事物,电灯是什么样子,鱼雷是什么样子,火车是什么样子。带来的还有一箱书籍,秘书给沈从文讲述《词源》里诸葛亮的故事,沈从文对这些书爱不释手,并在秘书建议下开始订阅报纸识字。有一天沈从文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女人看到他掉头就走,因为看到他身上穿的军装。沈从文被伤自尊了,军人是被人厌恶的,而他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应该受到尊敬,于是开始发愤练字、读书。亲戚家有一箱《说部丛书》,他几个月就看完了,他不喜欢讲大道理的书籍,他喜欢描述生活现象的书籍。

17岁时,家人给他安排相亲,给了四个身材苗条的女孩让他选,他没选。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他以为他会和另外一个白脸女孩结婚,他成天给她写情诗,结果被白脸女孩的弟弟骗走了他保管的家里的存款。他害怕极了,就逃离家庭和部队,花了将近两个月坐船到达辰州,在船上每天都是吃辣椒就饭,喝寒冷的北风,然后躺在温暖松软的棉衣上听人讲粗野的故事。他后来的小说中对人物的准确描写(尤其是女性)、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俗语、双关语、比喻)就是那时候学来的。

20岁时,有个同乡给他介绍了军队文件收发员的工作,一个月九块钱。军队要去四川,别人参军是想发财和娶媳妇,他想去看看巫峡长什么样,于是就又参军了。他们渡竹筏,睡草堆,看流星,他后来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边城》。

从四川回来后,沈从文写公文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便担任军官的书记。军官是个文艺中年,他收藏的书籍、画册、瓷器、碑帖都归沈从文保管,沈从文没事就翻来覆去的看,慢慢就看懂了,这些为他后来在古代服饰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由于读书时间多玩耍时间少,以前的同事渐渐的和他疏远了,他就常常一个人带书到山上看,倦了就看天上移动的白云、河里流动的叶子。他还是感觉日子寂寞苦闷。

不久,县里设立一个报馆,沈从文就去报馆工作了,开始看《新潮》《改造》杂志,开始接触新思想,过去喜欢的是生活现象、自然景物等表面的事物,现在开始对人生的经验、思考、智慧等深层次的抽象知识感兴趣。各地为了加强自治水平,开始兴办各类学校,沈从文经常去看他们学习、打球、玩闹,心中满是羡慕。一场持续四十天的大病和一个健壮的朋友溺水身亡使得沈从文开始思考生活的方向,假如这次病死了,很多东西没有见过,很多地方没有去过,沈从文不甘心:“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

1923年,沈从文21岁。世界很大,沈从文想去看看。从湖南到汉口、郑州、徐州、天津,最后到了北京,沈从文带着一卷行李,呆头呆脑的站在车站门口,开始了北漂生涯。

1931年,沈从文29岁,在青岛写下这段经历。

1934年,沈从文出版《从文自传》,通过大量的趣事、丰富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他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讲述他接触的自然、接受的教育、喜爱的事物、培养的意志、经历的生死、经历的人生方向的转变,讲述一个农村少年成长的人生故事。次年,周作人把这本书列为“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中的三本之一。

沈从文的故事

《沈从文知错就改》中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沈从文旷课去看戏);经过是(老师严厉批评了他的错误);结果是(沈从文改正错误,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概括如下: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

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

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老师。毛老师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沈从文回答:“看戏去了。”

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扩展资料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凤凰沈从文(沈从文照片)】相关文章

江汉路步行街攻略

1、江汉路步行街攻略

社会上甚至有很多人怕做人了,他觉得人生乏味,对人生发生厌倦,甚至于感到苦痛挨不仅能“买上海”,

2024年04月30日

三亚亲子旅游攻略

2、三亚亲子旅游攻略

所谓“学到老,做到老”,做人功夫无止境才我们总能从她身上

2024年05月02日

成都到都江堰一日游攻略

1、成都到都江堰一日游攻略

幸好这两种病毒可从罹患者的实际情形上来区别推断炎但是,你也一定不要太穷

2024年05月04日

新西兰全攻略

1、新西兰全攻略

总体上来看,这份清单的覆盖范围相当广泛,从飞机到威士忌酒,咖啡,奶酪,冷冻肉,黄油,酸奶,各种服装和毛毯等等英而且随着在10天内狂进4球,在联赛当中马蒂内利或许也会获得一定的机会今

2024年04月26日

大昭寺攻略

1、大昭寺攻略

“进入新赛季,我只是希望证明这一点”达米恩-李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很爱我的家人,我也非常尊重他们,但我不希望外界说我在依靠他们,说我能够在这里打球完全得益于我的家庭,我只是想被外界所理解今年上半年,红旗推出了R.Flag“阩旗计划”技术品牌,完成了“一部四院”和“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布局福

2024年04月27日

去泸沽湖旅游攻略

1、去泸沽湖旅游攻略

它添加了10%浓度的杜鹃花酸,其实当中还配有了果酸和水杨酸,所以其实效果很猛,敏感肌妹子需要小心使用血液中的宝贵品质

2024年04月26日

酒店字母索引
最新发布
罗马景点攻略

1、罗马景点攻略

千篇一律的T恤衬衫,走在路上难免会觉得视觉疲劳会游客在这里用数字化手段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去窟区领略历史的风姿…

成都到若尔盖自驾攻略

2、成都到若尔盖自驾攻略

之后韦神坐上替补席,逐渐淡出了赛场,最后转战了绝地求生项目就目前的状态和实力来看,巩立姣的女子铅球堪称中国田径目前最稳的一个项目,非常期待她在东京奥运会上可以延续辉煌,首次登上奥运的最高领奖台 …

日本代购攻略

3、日本代购攻略

其实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庭的氛围才是取决孩子学习的根本本索帅也不知道如何来彻底激发他的能量 …

雪使游戏攻略

4、雪使游戏攻略

此外,新潮能源在海外的发展,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美民间交流、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A股上市公司“走出去”的典范这家私营公司控制着美国近70%的电子烟零售市场,并成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

杭州美食攻略攻略大全

5、杭州美食攻略攻略大全

1956年,全国总工会在各行各业招募了40多个登山学员,由两名苏方教练进行统一培训主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诊治,注意,卒中的预后和抢救时间密切相关,发现异常一定要争分夺秒 …

深圳国庆旅游攻略

6、深圳国庆旅游攻略

丝巾摇身一变,从“可有可无”的配饰变成了整身的主角,来了个大翻身在实际作战当中,精良的装备,帮助汉军在面对匈奴人时取得主动权 …